途中感遇效同谷七歌

· 徐熥
归舟归舟黄河曲,挥汗如浆苦炎燠。水浅舟胶不得行,逢人耻作穷途哭。 高堂慈母念子深,倚闾此际枯愁目。呜呼二歌兮歌惨切,仗剑指天天为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挥汗如浆:形容汗水多得像浆液一样。
  • 炎燠:炎热。
  • 水浅舟胶:水浅使得船只搁浅,无法前行。
  • 穷途哭:比喻处于绝境,无路可走。
  • 高堂:指家中的长辈,这里特指母亲。
  • 慈母:慈爱的母亲。
  • 倚闾:靠着门框,形容等待或盼望的样子。
  • 枯愁目:形容因忧愁而显得干涩无神的眼睛。
  • 惨切:悲惨而深切。
  • 仗剑指天:手持剑指向天空,形容愤怒或决绝的态度。

翻译

归舟啊,归舟,停在黄河的弯曲处,我挥汗如雨,酷热难耐。水浅使得船只搁浅,无法前行,遇到人时,我羞于表现出穷途末路的哭泣。 家中的慈母深深地思念着我,此刻她正靠着门框,用那因忧愁而显得干涩无神的眼睛盼望着我。啊,我唱起第二首歌,歌声悲惨而深切,我手持剑指向天空,愤怒得仿佛连天都要裂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归途中遭遇困境的情景,通过“挥汗如浆”、“水浅舟胶”等生动描绘了旅途的艰辛。诗中“高堂慈母念子深”一句,深情地表达了母子之间的牵挂与思念。结尾的“仗剑指天”则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愤怒与无奈,展现了其坚韧不屈的性格。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强与对家人的深情。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