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杜宇:杜鹃鸟,常在春末夏初啼鸣,声音凄切。
- 漏正长: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的水滴声,此处指夜深。
- 斜月:倾斜的月亮,指月亮在天空中较低的位置。
- 匡床:方正的床。
- 浮生:指人生,含有短暂和虚幻的意味。
- 寤寐:醒着和睡着,指日夜。
- 轸:古代指车箱底部四周的横木,此处比喻琴弦。
- 销芒:磨去锋芒,指剑不再锋利。
翻译
杜鹃鸟的啼声伴随着长夜的滴漏声,月光斜斜地照进了我的方正床边。 人生无论醒着还是睡着,都像是一场梦,过去的事情无论是悲伤还是欢乐,总是让人感到伤感。 知己已逝,琴弦也断了,但我的雄心依旧,剑虽已失去锋芒。 枕头前二十多年来的泪水,一半流在他乡,一半流在故乡。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杜宇啼残漏正长”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的凄凉景象,而“满林斜月到匡床”则增添了一丝幽静的美感。通过对“浮生寤寐皆成梦”和“旧事悲欢总可伤”的描写,诗人深刻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往事回忆的哀愁。最后两句“枕前二十馀年泪,半在他乡半故乡”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乡愁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