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刘晨阮肇入天台效曹唐

· 徐熥
历尽千山与万山,白云飞处见松关。 路从碧涧通仙窦,梦绝红尘出世间。 花落洞中春寂寂,日斜溪上水潺潺。 哀呼四壁多猿鸟,迷却来踪不可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模仿,效仿。
  • 刘晨阮肇:传说中的两位仙人,曾入天台山采药。
  • 天台:山名,位于浙江省,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效法,模仿。
  • 曹唐:明代诗人,此处指模仿其诗风。
  • 松关:松树形成的门户,指进入深山的入口。
  • 仙窦:仙人的居所。
  • 红尘:尘世,人间繁华之地。
  • 洞中:山洞之中,常指隐居或仙人居住的地方。
  • 溪上:溪流之上。
  • 哀呼:哀鸣。
  • 迷却:迷失。

翻译

我模仿刘晨和阮肇进入天台山的经历,效法曹唐的诗风写道: 穿越了无数的山峰,终于在白云飘飞之处看到了松树形成的门户。 道路从碧绿的山涧通往仙人的居所,梦想彻底摆脱了尘世的纷扰,超脱于人世之外。 花儿在洞中静静地落下,春意盎然却显得寂静;太阳斜照在溪流之上,水声潺潺。 四周猿猴和鸟儿哀鸣,我迷失了来时的路,无法返回。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穿越重重山峦,最终到达仙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中“白云飞处见松关”、“路从碧涧通仙窦”等句,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超脱尘世的仙境图景。末句“迷却来踪不可还”则透露出一种无法回到尘世的无奈与哀愁,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