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贞发之汉阳兼寄陈仲敬明府

· 徐熥
江干折柳正春初,闽楚相看万里馀。 满路愁云过七泽,一天明月吊三闾。 帆飞汉水莺声早,书到衡阳雁影疏。 为语神明河上宰,故人生计已樵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干:江边。
  • 折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表示离别之情。
  • 闽楚:福建和湖北,这里指作者与友人分别的地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
  • 七泽:指古代楚地的七个湖泊,这里泛指楚地。
  • 三闾:指屈原,他曾任三闾大夫,这里指屈原的故乡。
  • 汉水:长江的一条支流,流经湖北。
  • 衡阳:地名,位于湖南省,古代传说衡阳有回雁峰,雁至此不再南飞。
  • 河上宰:指陈仲敬,明府是对县令的尊称,河上宰是对其的雅称。
  • 樵渔:打柴和捕鱼,这里指隐居生活。

翻译

春初时节,我在江边折柳送别你,我们分别的地方和你要去的地方相隔万里。 你将穿越充满愁云的楚地,在一天的月光下缅怀屈原。 当你的帆船飞过汉水,莺声会告诉你春天的到来,而当你书信到达衡阳,雁影已稀疏。 请告诉那位神明的河上宰,我的生活已经回归到简单的樵渔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徐熥送别友人林贞发前往汉阳的作品,同时也寄语给陈仲敬明府。诗中通过“折柳”、“愁云”、“明月”等意象,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友人的深情。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莺声”、“雁影”等自然景象,寄托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和对未来通信的期待。最后,诗人以“樵渔”自喻,表达了自己隐居生活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