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橹声:划船时桨划水的声音。
- 六溪:指多条溪流,此处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枯桐:枯萎的桐树,常用来象征孤寂或衰败。
- 三径:指小路,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
- 芳草:香草,常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或环境。
- 凋客鬓:使旅人的鬓发变得稀疏,暗指衰老。
- 渔蓑:渔夫的蓑衣,这里指渔夫的生活。
- 风尘:指旅途的艰辛和尘世的纷扰。
- 逝波:流逝的水波,比喻时间的流逝。
翻译
隔着河岸惊闻伐木的歌声,月光下橹声摇曳着穿越黄河。 六条溪流在白天显得异常静谧,枯萎的桐树显得格外冷清,春天深了,小路上的芳草茂盛。 满路的繁霜让旅人的鬓发日渐稀疏,半江的寒雨让我梦见了渔夫的蓑衣。 思念你,却无奈风尘阻隔遥远,夜夜愁思随着流逝的波涛。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黄河边的景色和旅途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隔岸惊闻伐木歌”和“橹声摇月下黄河”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旅途的孤独。后句通过“六溪昼静枯桐冷”和“三径春深芳草多”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映衬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怀念。结尾的“思君不奈风尘远,夜夜愁心逐逝波”深刻表达了因距离而产生的无奈与愁思,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