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仁甫司理左迁之京

· 徐熥
十载功名叹积薪,风波万里一孤臣。 江潭此日歌渔父,宣室何年问鬼神。 自是蛾眉终见妒,岂知龙性故难驯。 迩来词客方多难,莫向长安逐酒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积薪:比喻积累的功名或地位。
  • 风波:比喻动荡不安的政局或社会。
  • 孤臣:指被贬谪或失势的官员。
  • 江潭:江边。
  • 宣室:古代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
  • 蛾眉:古代美女的代称,这里比喻有才华的人。
  • 龙性:比喻人的本性或才华。
  • :驯服,改变。
  • 迩来:近来。
  • 词客:指文人墨客。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京城。
  • 酒人:指沉溺于酒色的人。

翻译

十年的功名如同积薪,感叹在动荡的政局中,我这孤独的臣子。 如今在江边歌唱的渔父,何时才能在宣室被皇帝召见,询问鬼神之事。 自然,有才华的人终究会被嫉妒,又怎知我的本性难以改变。 近来,文人墨客正遭遇多难,不要轻易前往京城,追随那些沉溺于酒色的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和时局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十载功名叹积薪”一句,既表达了对过去努力的回顾,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后文通过对“孤臣”、“蛾眉”和“龙性”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不被理解和坚持本性的决心。最后两句则是对当时文人处境的深刻反映,以及对友人的忠告,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对友情的真挚关怀。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