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妓入道

· 徐熥
愁把芳年老狭邪,欲寻铅汞洗铅华。 西园公子求遗佩,南岳夫人赠紫霞。 翠袖正宜过碧海,朱颜偏可饵丹砂。 玉声已奏仙家乐,不向江心抱琵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芳年:美好的年华。
  • 狭邪:指妓院或妓女。
  • 铅汞:古代炼丹术中用于炼制丹药的两种物质,这里比喻修炼成仙的方法。
  • 洗铅华:洗去铅粉,比喻放弃世俗的繁华生活。
  • 西园公子:指贵族子弟。
  • 遗佩:留下的佩饰,比喻遗留的情感或物品。
  • 南岳夫人:指道教中的神仙。
  • 紫霞:道教中指神仙所居的地方或神仙的衣裳。
  • 翠袖:绿色的衣袖,指女子的服饰。
  • 碧海:神话中的海,常与仙境相关。
  • 朱颜:红润的面容,指年轻美丽的女子。
  • 饵丹砂:服用丹药,指修炼成仙。
  • 玉声:美妙的声音,这里指仙乐。
  • 江心:江中。
  • 琵琶:一种弦乐器,常用于表达哀怨之情。

翻译

忧愁地看着美好的年华在妓院中消逝,想要寻找修炼之法洗净世俗的繁华。 西园的贵族子弟寻求留下的情感,南岳的神仙赠予紫霞仙衣。 绿色的衣袖正适合穿越碧海,红润的面容正好服用丹药修炼成仙。 仙乐已经奏响,不再向江中抱持琵琶表达哀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妓女决心放弃世俗生活,追求修炼成仙的转变。诗中通过“铅汞洗铅华”、“翠袖过碧海”、“朱颜饵丹砂”等意象,表达了主人公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修炼成仙的渴望。最后两句“玉声已奏仙家乐,不向江心抱琵琶”则强调了主人公心境的转变,她已经不再留恋过去的哀怨生活,而是向往仙境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理想追求。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