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屯营阅兵蓟镇总兵开府处
股肱北平郡,烽火度辽营。
特以郎官节,来巡都护兵。
橐驼参阵□,?篥应军钲。
三令先庚后,八门死地生。
妖星枉矢堕,杀气蓐收行。
象缀吴都燧,羊分宋士羹。
生羌休近塞,熟虏敢渝盟。
阅罢时登眺,虹螺忆古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股肱(gǔ gōng):比喻亲信、得力的人。 辽营:指辽东的军营。 郎官:古代官名,低级官员。 都护:古代官名,边防将领。 橐驼(tuó tuó):古代军队用来装载物资的交通工具。 ?篥(lì lì):古代军队用来传达号令的乐器。 庚:古代计时法,指时间的一种单位。 死地生:形容处境极其危险,却能生出希望。 妖星:指不祥之星。 蓐(rù):收藏。 象缀(zhuì):指用象牙装饰。 吴都燧:指吴国的都城燧都。 羊分:指羊肉分给士兵。 宋士羹:指宋代的士兵。 羌:古代民族名。 渝盟:指改变盟约。 阅罢:阅兵结束后。 虹螺:古代军队用来传递信息的信号器。
翻译
在北平郡,亲信得力的人,烽火燃烧过辽东的军营。特地作为低级官员,前来巡视边防将领的军队。橐驼装载着物资,吹奏着军队的号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八门中有些地方危险异常,却也有希望。不祥之星坠落,杀气被收藏,用象牙装饰着吴国的都城燧都,士兵们分到羊肉,宋代的士兵也在其中。生活在边境的羌族人不再靠近边界,敌人也敢改变盟约。阅兵结束后,登高眺望,回忆起古城的景象。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古代边防将领巡视军队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军队的壮观和紧张气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使得整体意境优美而富有张力。作者通过描写军队的阅兵活动,展现了古代军队的威武和壮观,同时也表现了对边境安全的重视和对历史的回忆。整体氛围庄严肃穆,展现了古代军队的风采和边防将领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