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上人草书歌

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馀。 神清骨竦意真率,醉来为我挥健笔。 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 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腾盘兽屹立。 驰毫骤墨剧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 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 人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怀素:唐代著名僧人书法家,以草书见长。
  • :擅长。
  • 古法:指传统的书法技巧和风格。
  • 尽能:完全掌握。
  • 新有馀:创新之余,还有余力。
  • 神清骨竦:形容精神饱满,骨骼挺拔。
  • 意真率:意态真诚直率。
  • 挥健笔:挥动有力的笔。
  • 破体:指书法中的变体,即打破常规的书写方式。
  • 风姿:风格和姿态。
  • 春景迟:春天的景色缓缓展开。
  • 壮丽:雄伟华丽。
  • 枯涩:干枯而艰涩,此处形容书法风格的转变。
  • 龙蛇腾盘:形容书法线条如龙蛇般蜿蜒盘旋。
  • 兽屹立:如野兽般挺立。
  • 驰毫骤墨:形容书写速度快,笔墨飞溅。
  • 剧奔驷:如骏马奔腾。
  • 失声:因惊讶或激动而无法发出声音。
  • 心手相师:心意与手法相互配合。
  • 势转奇:气势变得奇特。
  • 诡形怪状:奇异不寻常的形状。
  • 翻合宜:反而恰到好处。
  • 此中妙:这其中奥妙。
  • 自言初不知:自己最初并不知道。

翻译

楚地的僧人怀素擅长草书,他完全掌握了古老的书法技巧,并在创新之余还有余力。他的精神饱满,骨骼挺拔,意态真诚直率,醉酒后为我挥动有力的笔。起初他的书法从破体开始变化风格,就像春天的花朵一一缓缓绽放。忽然间,他的书法风格转为雄伟华丽,接着又变得干枯而艰涩,线条如龙蛇般蜿蜒盘旋,如野兽般挺立。他的书写速度快如骏马奔腾,笔墨飞溅,让在座的人都惊讶得无法发出声音。他的心意与手法相互配合,气势变得奇特,那些奇异不寻常的形状反而恰到好处。每个人都细细询问这其中奥妙,怀素自己却说他最初并不知道。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怀素草书的独特魅力和创新精神。诗中通过对比怀素书法风格的转变,展现了其草书的多样性和生动性。从破体的变化到壮丽与枯涩的对比,再到龙蛇腾盘、兽屹立的生动描绘,都体现了怀素书法的非凡气势和艺术感染力。最后,怀素自言初不知的谦虚态度,更增添了其人格魅力和艺术神秘感。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怀素草书的艺术魅力和戴叔伦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