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石

迥若千仞峰,孤危不盈尺。 早晚他山来,犹带烟雨迹。 贞坚自有分,不乱和氏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ǒng):远,高远。
  • (rèn):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等于八尺。
  • :满,足够。
  • 早晚:迟早,总有一天。
  • 贞坚:坚定不移。
  • 和氏璧:古代著名的美玉,这里比喻珍贵之物。

翻译

它高远如同千仞的山峰,孤独而险峻,却不足一尺长。 总有一天,它会从别的山峰那里来,带着烟雨的痕迹。 它的坚定和坚贞是天生的,不会与和氏璧混淆。

赏析

这首诗以孤石为题,通过描绘孤石的高远、孤独和坚定,表达了诗人对孤石特质的赞美。诗中“迥若千仞峰”形容孤石高耸入云,而“孤危不盈尺”则突显其虽小却险峻的特性。后两句“早晚他山来,犹带烟雨迹”暗示孤石的来历不凡,带有神秘色彩。最后一句“贞坚自有分,不乱和氏璧”则强调孤石的独特与珍贵,不会与其他珍宝混淆,体现了诗人对孤石独特价值的肯定。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