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怀古

昔人从逝水,有客吊秋风。 何意千年隔,论心一日同。 楚亭方作乱,汉律正酬功。 倏忽桑田变,谗言亦已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逝水:比喻流逝的光阴。
  • :哀悼。
  • 论心:交流思想,心意相通。
  • 楚亭:指楚地的亭台,这里可能指楚地的政治动荡。
  • 汉律:汉朝的法律,这里指汉朝的统治秩序。
  • 酬功:奖赏有功之人。
  • 倏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桑田变:比喻世事变迁。
  • 谗言:诽谤中伤的话。

翻译

昔日的先人随着光阴流逝,有客人哀悼秋风中的往事。 谁能想到千年之后,我们的心灵在一天之内就能相通。 楚地的亭台正发生动乱,汉朝的法律正在奖赏有功之人。 转眼间世事变迁,那些诽谤中伤的话也已成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诗中“昔人从逝水”与“倏忽桑田变”相呼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变迁。而“论心一日同”则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相通,不受时间限制。最后,“谗言亦已空”揭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诽谤和误解都将消散,体现了诗人对真理和正义的坚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