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赤帝徵音舒和

· 魏徵
千里温风飘绛羽,十枝炎景剩朱干。 陈觞荐俎歌二献,拊石摐金会七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绛羽(jiàng yǔ):红色的羽毛,这里指红色的鸟羽。
  • 炎景:炎热的景象。
  • 朱干:红色的盾牌。
  • 陈觞荐俎:摆设酒杯和祭品。
  • 二献:古代祭祀时,主祭和陪祭各献一次,共两次,称为二献。
  • 拊石摐金:敲击石磬和金属乐器。
  • 七盘:古代舞蹈名,舞者在地上排列七只盘子,边舞边踏盘子。

翻译

千里之地,温和的风吹拂着红色的羽毛,十处地方,炎热的景象中红色的盾牌更加显眼。摆设酒杯和祭品,歌唱着二献的仪式,敲击石磬和金属乐器,伴随着七盘舞蹈的节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古代祭祀赤帝的盛大场景,通过“绛羽”、“炎景”、“朱干”等意象,生动地再现了祭祀现场的色彩和氛围。诗中“陈觞荐俎歌二献,拊石摐金会七盘”详细描述了祭祀的程序和伴随的音乐舞蹈,展现了古代礼仪的庄重和神秘。整体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赤帝的尊敬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魏徵

魏徵

魏徵,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