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寄诸兄弟仍通简南宫亲旧并呈两省阁老院长

驷牡龙旂庆至今,一门儒服耀华簪。 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籯金。 护衣直夜南宫静,焚草清时左掖深。 何幸末班陪两地,阳春欲和意难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驷牡龙旂(sì mǔ lóng qí):指四匹马拉的战车和绘有龙纹的旗帜,象征尊贵和权力。
  • 庆至今:至今仍然值得庆祝。
  • 儒服:指儒者的服饰,象征学问和品德。
  • 耀华簪:华丽的簪子,指显赫的地位。
  • 照乘宝:比喻非常珍贵,如同照亮车辆的宝珠。
  • 满籯金:籯(yíng),古代盛饭的竹器。满籯金指装满金子的饭篮,比喻财富。
  • 护衣直夜:指在夜间值班守护衣物,这里指在宫中值夜。
  • 南宫:指皇宫。
  • 焚草清时:指在政治清明时焚烧草稿,表示谨慎和清廉。
  • 左掖:古代宫廷中的左侧门,指朝廷的重要位置。
  • 阳春:指美好的春天,比喻美好的时光或事物。
  • 意难任:难以承受或表达的情感。

翻译

四匹马拉的战车和绘有龙纹的旗帜至今仍值得庆祝,一家人都穿着儒者的服饰,头戴华丽的簪子,地位显赫。人们都认为他们如同照亮车辆的宝珠一样珍贵,家族的风气并不看重装满金子的饭篮。在宫中值夜守护衣物,南宫静谧无声;在政治清明时焚烧草稿,左掖深处显得尤为清廉。多么幸运能在两地陪伴,美好的春天即将到来,但心中的情感却难以承受。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家族的荣耀和个人的职责,展现了作者对家族荣誉的自豪和对职责的忠诚。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性的词汇,如“驷牡龙旂”、“儒服”、“照乘宝”等,来强调家族的高贵和个人的品德。同时,通过对宫中值夜和焚草清时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清廉政治的向往和对职责的认真态度。最后,以阳春欲和意难任作结,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以及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