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

西南使星去,远彻通朝聘。 烟雨僰道深,麾幢汉仪盛。 途轻五尺险,水爱双流净。 上国洽恩波,外臣遵礼命。 离堂驻驺驭,且尽樽中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使星:指使者,这里特指袁中丞。
  • 朝聘:古代诸侯定期朝见天子,这里指使者前往南诏进行外交活动。
  • 僰道:古代地名,今四川省宜宾市一带,这里指通往南诏的道路。
  • 麾幢: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的旗帜,这里指使者的仪仗。
  • 汉仪:汉朝的礼仪,这里泛指中原的礼仪。
  • 五尺险:指道路险峻,五尺形容其狭窄。
  • 双流:指两条河流汇合的地方,这里形容水流清澈。
  • 上国:指中原王朝。
  • 恩波:比喻皇帝的恩泽。
  • 外臣:指边疆或外族的臣子。
  • 驺驭:指驾驭马车的人,这里指使者的随从。
  • 樽中圣:指美酒,樽是古代的酒器。

翻译

西南方向,使者星夜前往,远赴南诏进行朝聘。 烟雨笼罩着僰道,深邃而神秘,使者的仪仗彰显着汉朝的威仪。 道路虽险峻狭窄,但水流清澈,双流交汇,令人喜爱。 中原王朝的恩泽遍及四方,外臣遵从礼命,心怀敬畏。 在离别的堂前,使者停驻马车,让我们尽情享受这杯中的美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使者袁中丞前往南诏的场景,通过“使星”、“朝聘”等词语展现了使者的重要使命和远行的艰辛。诗中“烟雨僰道深”、“途轻五尺险”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旅途的艰险和自然环境的神秘。同时,“麾幢汉仪盛”、“上国洽恩波”等句,体现了中原王朝的威严和恩泽,以及外臣对中原文化的尊重和遵从。最后,“离堂驻驺驭,且尽樽中圣”则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和不舍,以及对美酒的享受,增添了诗作的情感色彩。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