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诗偈:佛教中用来表达教义或感悟的诗歌形式。
- 外若绝攀缘:表面上断绝了对外界事物的依赖和追求。
- 欢喜: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 本来:指事物的本源或本质。
- 吉祥:好的预兆或幸运。
- 空生:指佛陀的弟子之一,阿难陀,意为“无生”,因为他是在佛陀成道后才出生的。
- 长老:对佛教中资深僧人的尊称。
- 燃灯:比喻智慧或佛法的光明。
- 弥勒:佛教中的未来佛。
- 释迦:即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 神通:超自然的能力或智慧。
- 次第坐:依次坐下,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或等级。
- 名相:外在的名称和形式。
- 法身:佛教中指佛陀的真实本体,超越形相的存在。
翻译
表面上断绝了对外界事物的依赖和追求,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常常显现。 事物的本质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吉祥的预兆自然显现。 阿难陀成长为资深僧人,智慧的光明常照耀。 弥勒是我的同学,释迦牟尼是我的长兄。 我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坐下,无需询问彼此的姓名。 虽然外在的名称和形式有所不同,但我们的真实本体是相同的。
赏析
这首诗偈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中的核心教义,即超越外在的攀缘和名相,追求内心的欢喜和吉祥。诗中提到的“空生”、“弥勒”、“释迦”等佛教人物,象征着智慧和觉悟的境界。通过这些象征,诗人强调了法身的统一性和超越性,即无论外在形式如何变化,内在的真实本体是恒常不变的。整首诗偈充满了禅意,引导读者向内寻求,体验生命的本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