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起

· 韩偓
百舌唤朝眠,春心动几般。 枕痕霞黯澹,泪粉玉阑珊。 笼绣香烟歇,屏山烛燄残。 煖嫌罗袜窄,瘦觉锦衣宽。 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舌:指百舌鸟,其鸣声多变,能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
  • 朝眠:清晨的睡眠。
  • 枕痕:指因长时间枕着枕头而留下的痕迹。
  • 霞黯澹:形容脸色因睡眠不足而显得暗淡无光。
  • 泪粉:指泪水和脸上的妆粉混合。
  • 玉阑珊:形容女子因哭泣而显得憔悴。
  • 笼绣:指绣有图案的帐幔。
  • 屏山:屏风上的山景图案。
  • 烛燄:烛光。
  • 煖嫌:嫌热。
  • 罗袜:丝质的袜子。
  • 锦衣:华美的衣服。
  • 海棠花:一种美丽的花卉,常用来象征春天的美好。

翻译

百舌鸟的叫声唤醒了清晨的睡眠,春心萌动,思绪万千。 枕头上留下的痕迹显得脸色暗淡,泪水与妆粉混合,显得憔悴。 绣有图案的帐幔中香烟已熄,屏风上的山景图案旁烛光已残。 嫌热而觉得丝袜太窄,因消瘦而觉得锦衣太宽。 昨夜三更时分下了雨,今天早晨一阵寒意。 不知海棠花是否还在,侧卧着卷起帘子观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女子春日早晨的慵懒与忧郁。诗中通过百舌鸟的叫声、春心的萌动、枕痕、泪粉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后半部分通过对环境的具体描绘,如笼绣、屏山、烛燄等,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忧郁的氛围。结尾的海棠花与侧卧卷帘的动作,既是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也透露出女子对逝去春光的无奈与哀伤。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表达了女子在春天里的复杂情感。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