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兴
弱冠无所就,百忧钟一身。
世德既颠坠,素怀亦堙沦。
风烟隔嵩丘,羸疾滞漳滨。
昭代未通籍,丰年犹食贫。
敢求庖有鱼,但虑甑生尘。
俛首愧僮仆,蹇步羞亲宾。
岂伊当途者,一一由中人。
已矣勿复言,吾将问秋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这里指年轻时期。
- 钟:集中,汇聚。
- 世德:祖先的德行。
- 颠坠:衰败,没落。
- 素怀:平素的抱负或志向。
- 堙沦:埋没,不被人所知道。
- 风烟:比喻遥远的地方或模糊的景象。
- 嵩丘:嵩山,这里泛指高山。
- 羸疾:体弱多病。
- 漳滨:漳水之滨,这里泛指水边。
- 昭代:清明的时代。
- 通籍:指做官,名字登记在官府的门籍上,可以进出。
- 食贫:过着贫困的生活。
- 庖有鱼:厨房里有鱼,比喻生活富裕。
- 甑生尘:甑是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甑里积了灰尘,形容十分贫穷。
- 俛首:低头,表示谦卑或羞愧。
- 蹇步:行走困难,比喻处境艰难。
- 亲宾:亲戚和宾客。
- 当途者:掌权的人。
- 中人:普通人,这里指自己。
- 秋旻:秋天的天空。
翻译
年轻时未能有所成就,所有的忧愁都集中在我一个人身上。祖先的德行已经衰败,我平素的抱负也埋没无闻。风烟隔绝了高山,我体弱多病滞留在水边。在这个清明的时代我尚未做官,即使丰年也过着贫困的生活。我不敢奢望厨房里有鱼,只担心甑里积满灰尘。低头羞愧于僮仆,行走困难羞于见亲戚和宾客。难道掌权的人,一个个都是普通人吗?算了,不要再说了,我将向秋天的天空发问。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权德舆在年轻时期的困境和无奈。诗中,“弱冠无所就,百忧钟一身”直接抒发了作者的苦闷,而“世德既颠坠,素怀亦堙沦”则进一步揭示了家族衰败和个人抱负的落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风烟隔嵩丘”、“羸疾滞漳滨”),作者巧妙地映射了自己的处境。最后,作者以向秋天的天空发问作结,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