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李大夫题郑评事江楼

达士无外累,隐几依南郭。 茅栋上江开,布帆当砌落。 支颐散华发,欹枕曝灵药。 入鸟不乱行,观鱼还自乐。 何时金马诏,早岁建安作。 往事尽筌蹄,虚怀寄杯杓。 邦君驻千骑,清论时间酌。 凭槛出烟埃,振衣向寥廓。 心源齐彼是,人境胜岩壑。 何必栖冥冥,然为避矰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达士:通达事理的人。
  • 隐几:倚着几案。
  • 南郭:指南方的城郭。
  • 茅栋:茅草覆盖的房屋。
  • 支颐:以手托腮。
  • 欹枕:斜靠在枕头上。
  • 曝灵药:晒制灵药。
  • 入鸟不乱行:形容环境幽静,鸟儿自由自在。
  • 观鱼还自乐:观赏鱼儿,自得其乐。
  • 金马诏:指皇帝的诏书。
  • 建安作: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
  • 筌蹄:比喻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 虚怀:胸怀宽广,不自满。
  • 杯杓:酒杯和勺子,代指饮酒。
  • 邦君:指地方的君主或官员。
  • 千骑:形容官员的随从众多。
  • 清论:高雅的言论。
  • 凭槛:靠着栏杆。
  • 振衣:整理衣服。
  • 寥廓:空旷高远。
  • 心源:内心的本源。
  • 人境:人间环境。
  • 岩壑:山岩和沟壑。
  • 栖冥冥:隐居在幽暗之处。
  • 避矰缴:避开纷扰。

翻译

通达事理的人没有外在的牵累,倚着几案,心向南方的城郭。茅草覆盖的房屋对着江面敞开,布制的帆船停靠在台阶下。以手托腮,散落着华发,斜靠在枕头上晒制灵药。鸟儿自由自在,不乱飞,观赏鱼儿,自得其乐。何时能接到皇帝的诏书,早早地写出建安时期那样的文学作品。过去的往事不过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胸怀宽广,不自满,寄托于杯中的酒。地方的君主或官员驻扎着众多的随从,不时地进行高雅的言论。靠着栏杆,远离尘埃,整理衣服,面向空旷高远。内心的本源与外界一致,人间环境胜过山岩和沟壑。何必隐居在幽暗之处,只是为了避开纷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达士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足,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茅栋上江开,布帆当砌落”等句,以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田园风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追求。末句“何必栖冥冥,然为避矰缴”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即真正的隐逸并非逃避,而是心灵的自由与超然。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