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明

· 韩偓
欲明篱被风吹倒,过午门因客到开。 忍苦可能遭鬼笑,息机应免致鸥猜。 岳僧互乞新诗去,酒保频徵旧债来。 唯有狂吟与沈饮,时时犹自触灵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í):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围墙。
  • 过午:过了中午。
  • 息机:停止劳作,指隐居或退隐。
  • 致鸥猜:引起海鸥的猜疑,比喻隐居者与世隔绝,不与人交往。
  • 岳僧:山中的僧人。
  • (zhēng):征收,索取。
  • 狂吟:放声吟咏,指自由自在地吟诗。
  • 沈饮:沉醉于饮酒。
  • 灵台:心灵,内心深处。

翻译

篱笆在黎明时分被风吹倒,过了中午因为客人到来而开门。 忍受苦难或许会被鬼嘲笑,停止劳作应该能避免海鸥的猜疑。 山中的僧人互相请求新诗,酒保频繁地索取旧债。 只有放声吟咏和沉醉于饮酒,时常还能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韩偓在隐居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诗中,“篱被风吹倒”和“门因客到开”生动地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随和。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想要远离尘嚣,避免被世俗所猜疑,另一方面又难以完全割舍与外界的联系。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通过吟诗和饮酒来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独特感悟。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

韩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