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偓
偏承雨露润毛衣,黑白分明众所知。 高处营巢亲凤阙,静时闲语上龙墀。 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 莫怪天涯栖不稳,托身须是万年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偏承:特别受到。
  • 雨露:比喻恩泽。
  • 毛衣:指鹊的羽毛。
  • 黑白分明:形容鹊的羽毛颜色对比鲜明。
  • 众所知:大家都知道。
  • 营巢:筑巢。
  • 亲凤阙:靠近皇宫。凤阙,指皇宫。
  • 闲语:闲聊。
  • 龙墀:皇帝的御阶。
  • 化为金印:比喻变成重要的象征。
  • 新祥瑞:新的吉祥象征。
  • 飞向银河:比喻飞向高远的地方。
  • 旧路岐:旧时的分岔路,比喻旧时的途径或地方。
  • 莫怪:不要责怪。
  • 托身:寄身,栖息。
  • 万年枝:比喻非常稳固的地方。

翻译

特别受到雨露的滋润,羽毛润泽,黑白分明的颜色大家都知道。 在高处筑巢,靠近皇宫,静时在皇帝的御阶上闲聊。 变成了新的吉祥象征,像金印一样重要,飞向银河,回到旧时的途径。 不要责怪我在天涯栖息不稳,我需要的是一个非常稳固的地方。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鹊的形象,寓意了诗人对于稳定和高贵的向往。诗中“偏承雨露润毛衣”展现了鹊的尊贵和与众不同,而“高处营巢亲凤阙”则进一步以鹊的居所象征诗人对皇室的亲近和向往。后两句“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则通过象征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成为重要人物和回归高远理想的渴望。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稳定生活的追求,即使身处异乡,也希望找到一个可以长久栖息的地方。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