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 韩偓
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 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初试汉宫妆。 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 应笑暂时桃李树,盗天和气作年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笛:古代一种长笛,声音悠扬。
  • 胡地:古代对北方边远地区的称呼。
  • 燕钗:古代妇女发饰,形似燕子。
  • 汉宫妆:汉代宫廷中的妇女装扮。
  • 盗天和气:比喻桃李花利用春天的和暖气息开放。

翻译

梅花不愿依附春光,独自在深冬绽放艳丽。 龙笛在胡地的月光下远吹,燕钗初次佩戴在汉宫的妆容上。 风虽然狂暴却增添了梅花的思绪,雪欲侵袭却更助长了梅花的香气。 应该嘲笑那些短暂的桃李树,它们只是暂时利用春天的和暖气息来开放。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梅花的坚韧和高洁。梅花不随波逐流,选择在寒冷的深冬独自绽放,显示出其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品质。诗中通过对比梅花与桃李树,强调了梅花的独特与珍贵。梅花在风雪中更显坚强,其香气也因雪的侵袭而更加浓郁,这种逆境中的美丽和坚强,正是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