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上古

· 顾况
我行自东,山海其空。 旅棘有丛,我行自西。 垒与云齐,雨雪凄凄。 我行自南,烈火满林。 日中无禽,雾雨淫淫。 我行自北,烛龙寡色,何枉不直。 我忧京京,何道不行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旅棘:旅途中的荆棘。
  • :指城墙或堡垒。
  • 凄凄:形容雨雪交加,天气寒冷。
  • 烈火:熊熊燃烧的大火。
  • 淫淫:形容雾雨连绵不断。
  • 烛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能照亮黑暗。
  • 寡色:缺乏光彩,暗淡无光。
  • :弯曲,不直。
  • 京京:形容心中忧虑重重。

翻译

我向东行,山与海似乎都空旷无物。 旅途中的荆棘丛生,我向西行。 堡垒高耸入云,雨雪交加,天气寒冷。 我向南行,烈火在林中熊熊燃烧。 正午时分,鸟兽无踪,雾雨连绵不断。 我向北行,烛龙的光彩暗淡,道路为何不直。 我心中忧虑重重,为何道路不通畅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作者在不同方向旅行时所见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旅途艰辛和道路不通畅的忧虑。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将山海与荆棘、堡垒与雨雪、烈火与雾雨等进行对比,突出了旅途的艰难和环境的恶劣。同时,烛龙寡色和道路不直的描写,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迷茫和困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旅途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顾况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