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清溪兰若

西看叠嶂几千重,秀色孤标此一峰。 丹灶久闲荒宿草,碧溪深处有潜龙。 灵仙已去空岩室,到客唯闻古寺钟。 远对白云幽隐在,年年不离旧杉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叠嶂 (dié zhàng):重叠的山峰。
  • 孤标 (gū biāo):独特、突出的标志。
  • 丹灶 (dān zào):炼丹的炉灶。
  • 宿草 (sù cǎo):经年的草。
  • 潜龙 (qián lóng):隐伏的龙。
  • 灵仙 (líng xiān):神仙。
  • 岩室 (yán shì):山洞。
  • 幽隐 (yōu yǐn):隐秘、幽静。

翻译

向西望去,重重的山峰叠嶂连绵,其中一座山峰格外秀丽突出。 炼丹的炉灶已经久无人烟,荒草丛生,而碧绿的溪水深处隐藏着神秘的龙。 神仙已经离去,只剩下空荡荡的山洞,游客来到这里,只能听到古寺的钟声。 远远地对着白云,幽静地隐匿着,年复一年,不变的是那些古老的杉树和松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对叠嶂、孤峰、丹灶、碧溪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处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诗中“潜龙”、“灵仙”等意象增添了神秘色彩,而“古寺钟”和“旧杉松”则透露出岁月的沧桑和宁静。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