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处士宅会别

相邀寒影晚,惜别故山空。 邻里疏林在,池塘野水通。 十年难遇后,一醉几人同。 复此悲行子,萧萧逐转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处士:古代称有学问而又不做官的人。
  • 寒影:寒夜中的影子。
  • 故山:指故乡的山。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野水:指自然流淌的河水。
  • 难遇:难以再遇到。
  • 行子:出行的人。
  • 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译

相约在寒冷的夜晚,影子相伴,我们珍惜这别离时刻,故乡的山显得空荡。 邻近的稀疏树林依旧,池塘与野外的河水相连。 十年难得再相逢,一醉之中又有几人能同享? 再次为这出行的游子感到悲伤,他如同萧萧风声中的转蓬,随风飘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寒夜中的离别场景,通过对周围自然景物的描写,加深了离别的凄凉氛围。诗中“十年难遇后,一醉几人同”表达了人生难得相聚的感慨,而“复此悲行子,萧萧逐转蓬”则抒发了对漂泊不定生活的无奈与哀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