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故人归鲁

· 韩翃
鲁客多归兴,居人怅别情。 雨馀衫袖冷,风急马蹄轻。 秋草灵光殿,寒云曲阜城。 知君拜亲后,少妇下机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鲁客:指来自鲁地的客人,这里指即将归乡的故人。
  • 居人:留在此地的人,即诗人自己。
  • :感到失落或遗憾。
  • 雨馀:雨后。
  • 衫袖冷:形容天气凉爽或心情凄凉。
  • 风急:风势迅猛。
  • 马蹄轻:形容马蹄声轻快,意味着旅途顺利。
  • 灵光殿:鲁地的一处古迹,象征着故人的故乡。
  • 曲阜城:鲁国的都城,孔子的故乡,也是故人的目的地。
  • 拜亲:回家拜见亲人。
  • 少妇:年轻的妻子。
  • 下机迎:从织布机上下来迎接,形容家中妻子的期待和喜悦。

翻译

鲁地的客人满怀归乡的渴望,而我这个留在此地的人却感到别离的惆怅。雨后,衣袖带着凉意,风势迅猛,但马蹄声却显得轻快。秋天的草地上,灵光殿静静矗立,寒云笼罩着曲阜城。我知道你回家拜见亲人后,你年轻的妻子会从织布机上下来,满心欢喜地迎接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故人归乡的情景,通过对比“鲁客”的归心似箭和“居人”的别离之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象的描写,如“雨馀衫袖冷,风急马蹄轻”,既烘托了离别的氛围,又象征了旅途的艰辛与顺利。结尾处对故人归家后温馨场景的想象,增添了诗歌的温情色彩,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韩翃

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