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渚赴越州

· 韩翃
白面谁家郎,青骊照地光。 桃花开绶色,苏合借衣香。 暮雪连峰近,春江海市长。 风流似张绪,别后见垂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面:指面容白皙。
  • 青骊:指青黑色的马。
  • 照地光:形容马匹光彩照人。
  • 开绶色:指桃花的颜色如同官员的绶带一样鲜艳。
  • 苏合:一种香料。
  • 借衣香:指衣服上沾染了苏合的香气。
  • 连峰:连绵的山峰。
  • 春江海市长:春天的江水仿佛与海相连,形容江面宽广。
  • 风流:指人物风度翩翩,有才情。
  • 张绪:南朝梁的文学家,此处用以比喻张渚。
  • 垂杨:垂柳,常用来象征离别。

翻译

那位面容白皙的少年是谁家的公子?他骑着青黑色的骏马,光彩照人。桃花盛开,颜色鲜艳如同官员的绶带,苏合的香气沾染了他的衣裳。傍晚的雪覆盖着连绵的山峰,春天的江水宽广如同与海相连。他的风度翩翩,如同古代的文学家张绪,离别后,只见垂柳依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张渚离别时的情景,通过对其外貌、坐骑、周围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他的风采和离别的氛围。诗中“白面”、“青骊”、“桃花”、“苏合”等词语,不仅描绘了张渚的形象,也增添了诗意的色彩和香气。末句以“垂杨”象征离别,含蓄而深情,表达了对张渚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韩翃

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