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贻崔六琪华
恍惚登高岭,裴回看落日。
遥想仲长园,如亲幼安室。
春渚菖蒲登,山中拨谷鸣。
相思不道远,太息未知情。
意君来此地,时复疏林薄。
中夜扫闲门,迎晨闭菌阁。
屣履清池上,家童奉信归。
忧随落花散,目送归云飞。
故交在天末,心知复千里。
无人暂往来,独作中林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恍惚(huǎng hū):心神不定,模糊不清。
- 裴回(péi huí):徘徊,来回走动。
- 遥想:远远地思念。
- 仲长园: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仰慕的人物。
- 幼安室:人名,同上。
- 春渚(chūn zhǔ):春天的水边。
- 菖蒲(chāng pú):一种水生植物。
- 拨谷鸣:拨动谷物时发出的声音,这里可能指鸟鸣。
- 太息(tài xī):深深地叹息。
- 疏林薄:稀疏的树林。
- 菌阁(jūn gé):用竹木搭建的小阁楼。
- 屣履(xǐ lǚ):穿着鞋。
- 家童:家中的仆人。
- 故交:老朋友。
- 天末: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 中林士:隐居在林中的人。
翻译
心神不定地登上高山,徘徊着观看落日。 远远地思念着仲长园,如同亲临幼安室。 春水边菖蒲初长,山中传来拨谷的鸟鸣。 相思之情不觉遥远,深深叹息却不知情为何物。 希望你能来到这里,时常穿过稀疏的树林。 半夜打扫空闲的门庭,清晨关闭竹木小阁。 穿着鞋走在清澈的池边,家中的仆人带着信件归来。 忧愁随着落花飘散,目光追随着归云飞翔。 老朋友在天边,心知相隔千里。 无人暂时往来,独自做林中的隐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孤独生活和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诗中,“恍惚”与“裴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徘徊,而“遥想仲长园,如亲幼安室”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春渚菖蒲登,山中拨谷鸣”,进一步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