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余处士
故园至新浦,遥复未百里。
北望是他邦,纷吾即游士。
潮来津门启,罢楫信流水。
客意乃成欢,舟人亦相喜。
迟迟菱荇上,泛泛孤蒲里。
渐闻商旅喧,犹见凫鹥起。
市亭忽云构,方物如山峙。
吴王昔丧元,隋帝又灭祀。
停舻一以眺,太息兴亡理。
秋苑故池田,宫门新柳杞。
我行苦炎月,乃及清昊始。
此地日逢迎,终思隐君子。
莫言异舒卷,形音在心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贻(yí):赠送。
- 处士:未出仕的士人。
- 新浦:新近形成的河口。
- 游士:游历四方的士人。
- 津门:渡口的大门。
- 罢楫(bà jí):停船。
- 菱荇(líng xìng):水生植物,菱角和荇菜。
- 孤蒲:孤独的蒲草。
- 凫鹥(fú yī):野鸭和鸥鸟。
- 市亭:市场中的亭子。
- 云构:高耸入云的建筑。
- 方物:四方之物,指各种商品。
- 山峙:像山一样耸立。
- 吴王:指春秋时期的吴国君主。
- 丧元:失去首领,指吴王夫差被越王勾践所灭。
- 隋帝:指隋朝的皇帝。
- 灭祀:断绝祭祀,指国家灭亡。
- 停舻(tíng lú):停船。
- 太息:长叹。
- 兴亡理:国家兴衰的道理。
- 秋苑:秋天的园林。
- 故池田:旧时的池塘和田地。
- 宫门:皇宫的门。
- 新柳杞:新栽的柳树和杞树。
- 炎月:炎热的月份。
- 清昊:清朗的天空。
- 隐君子:隐居的士人。
- 舒卷:展开和卷起,比喻事物的变化。
- 形音:形态和声音。
翻译
赠送给我的处士朋友, 从故乡到新浦,虽然遥远但不足百里。 北望是他乡,我作为游士四处游历。 潮水来时渡口大门开启,停船随波逐流。 客人的心情变得愉快,船夫也感到欢喜。 缓缓地经过菱荇丛生的水域,孤独的蒲草中泛舟。 渐渐听到商旅的喧哗,还能看见野鸭和鸥鸟飞起。 市场中的亭子高耸入云,各种商品堆积如山。 吴王昔日的首领已失,隋帝的国家也已灭亡。 停船远眺,深思国家的兴衰道理。 秋天的园林中,旧时的池塘和田地依旧,宫门前新栽了柳树和杞树。 我在炎热的月份艰难行进,直到清朗的天空才得以开始。 此地每日都有人迎接,我始终思念着隐居的君子。 不要说事物的变化无常,它们的形态和声音都铭记在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故乡到新浦的旅途经历,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潮来津门启,罢楫信流水”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旅途的景象,而“吴王昔丧元,隋帝又灭祀”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最后,诗人通过对“隐君子”的思念,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事变化的淡然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