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龙宫滩

· 韩愈
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 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浩浩:形容水势盛大。
  • 汤汤(shāng shāng):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翻译

江水浩荡而又奔腾不息,滩上的水声时高时低。江水奔流仿佛如闪电般迅猛,惊起的波浪好似浮动的白霜。梦中醒来看到灯有光晕,将近拂晓时雨送来了凉意。为什么一夜不断地说话,其中一半都是在诉说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龙宫滩的水势、夜景和诗人的感受。前四句写龙宫滩水势的浩大、湍急和威猛,以“浩浩”“汤汤”“激电”“浮霜”等词语形象地展现出水流的壮观和力量。接着写诗人夜宿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最后直接点明思乡这一主题,使情感表达真挚而深沉。整首诗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独特心境。

韩愈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