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情

· 韩偓
轻风滴砾动帘钩,宿酒犹酣懒卸头。 但觉夜深花有露,不知人静月当楼。 何郎烛暗谁能咏,韩寿香焦亦任偷。 敲折玉钗歌转咽,一声声作两眉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滴砾(lì):形容风声细微而清脆。
  • 宿酒:隔夜仍未消尽的酒意。
  • :酒醉的状态。
  • 卸头:卸妆。
  • 何郎:何晏,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此处借指才子。
  • 韩寿:东晋时期的美男子,此处借指风流人物。
  • 香焦:香气消散。
  • 玉钗: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品。

翻译

轻风细碎地吹动着帘钩,昨夜的酒意还未完全消退,我懒洋洋地不愿卸妆。 只感觉夜已深沉,花上沾满了露水,却不知在这宁静的夜晚,月光正照耀着楼阁。 才子何晏在昏暗的烛光下,谁能吟咏他的诗篇?美男子韩寿的香气虽已消散,也任由人偷取他的风流。 我敲断玉钗,歌声转为哽咽,一声声唱出,却让双眉紧锁,愁绪满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女子深夜未眠,酒意未消的情景。诗中通过“轻风滴砾动帘钩”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女子的孤寂。后文借用何晏、韩寿的典故,暗喻女子心中的思念与无奈。结尾“敲折玉钗歌转咽”一句,更是将女子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深深的愁苦与无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