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

· 韩偓
皱白离情高处切,腻香愁态静中深。 眼随片片沿流去,恨满枝枝被雨淋。 总得苔遮犹慰意,若教泥污更伤心。 临轩一盏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绿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皱白:指凋零的花瓣。
  • 离情:离别的情感。
  • 腻香:浓郁的香气。
  • 愁态:忧愁的样子。
  • 静中深:在静谧中显得更加深沉。
  • 眼随:目光随着。
  • 沿流去:随着水流漂走。
  • 恨满:充满遗憾。
  • 被雨淋:遭受雨水的侵袭。
  • 苔遮:被苔藓覆盖。
  • :让。
  • 泥污:被泥土污染。
  • 临轩:靠近窗户。
  • 悲春酒:因春去而悲伤的酒。
  • 池塘:水池。
  • 绿阴:绿色的树荫。

翻译

凋零的花瓣在高处飘落,离别的情感显得格外切肤;浓郁的香气中,忧愁的样子在静谧中显得更加深沉。目光随着片片花瓣随水流漂走,心中充满了遗憾,看着枝枝花朵被雨水侵袭。如果花瓣能被苔藓覆盖,或许还能稍感慰藉;但如果被泥土污染,那将更加令人伤心。靠近窗户,我独自饮下一杯因春去而悲伤的酒,明日再看,池塘已是绿树成荫。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花朵的凋零和春去的景象,表达了深切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诗中,“皱白离情”和“腻香愁态”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凋谢和香气的消散,以及随之而来的情感上的失落和忧愁。后文通过对花瓣命运的不同设想,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哀愁的情感。结尾的“临轩一盏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绿阴”则以一种淡然的态度,接受了春天的离去和自然的变化,但其中仍透露出对逝去美好的怀念和不舍。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

韩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