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成明府赴剑南

· 韩翃
朝为三室印,晚为三蜀人。遥知下车日,正及巴山春。 县道橘花里,驿流江水滨。公门辄无事,赏地能相亲。 解衣初醉绿芳夕,应采蹲鸱荐佳客。霁水远映西川时,闲望碧鸡飞古祠。 爱君乐事佳兴发,天外铜梁多梦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室印:指朝中三公的印信,这里代指朝中高官。
  • 三蜀:指四川地区,古代分为蜀、巴、汉中三部分,合称三蜀。
  • 下车日:指官员到任的日子。
  • 巴山:山名,位于今四川省东部。
  • 县道:县级行政区域的道路。
  • 橘花:橘树的花,这里指橘树盛开的景象。
  • 驿流:驿站旁的河流。
  • 江水滨:江边。
  • 公门:官府,这里指官场。
  • 赏地:赏赐的土地。
  • 蹲鸱:一种水鸟,这里可能指某种美食。
  • 霁水:雨后天晴的河水。
  • 西川:四川西部地区。
  • 碧鸡: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指美丽的鸟。
  • 古祠:古老的祠庙。
  • 铜梁:地名,位于今重庆市。

翻译

早晨在朝中担任三公之印,晚上就成了三蜀之地的人。遥想你到任的那天,正是巴山春意盎然之时。 县道两旁橘花盛开,驿站旁江水潺潺。官场中竟无烦扰之事,赏赐的土地让你能与自然相亲。 刚解衣准备享受绿意盎然的夜晚,应当采摘美食款待佳客。远望西川的河水在晴空下波光粼粼,闲暇时眺望碧鸡飞过古老的祠庙。 喜爱你乐事与佳兴并发,天外的铜梁之地常在梦中思念。

赏析

这首诗是韩翃赠别即将赴任四川的成明府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四川的自然风光和官场的宁静,表达了对成明府新职位的祝贺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诗中“县道橘花里,驿流江水滨”等句,以景抒情,展现了四川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赠别诗。

韩翃

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