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道士

· 顾况
人境年虚掷,仙源日未斜。 羡君乘竹杖,辞我隐桃花。 鸟去宁知路,云飞似忆家。 莫愁客鬓改,自有紫河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人境:人间,尘世。
  • 年虚掷:指时间的流逝,虚度年华。
  • 仙源:指仙人居住的地方,比喻隐居或清幽之地。
  • 日未斜:太阳还未西斜,比喻时光尚早。
  • 竹杖:用竹子制成的手杖,常用于比喻隐士或道士的行走工具。
  • 隐桃花:隐居在桃花盛开的地方,象征隐逸的生活。
  • 鸟去宁知路:鸟儿飞走,哪里知道它的去向。
  • 云飞似忆家:云朵飘动,仿佛在回忆它的家。
  • 客鬓改:客人的鬓发改变,指岁月在外貌上的痕迹。
  • 紫河车:传说中仙人所乘的车,能使人长生不老。

翻译

在尘世中,年华虚度,而仙境的时光似乎还未开始。 羡慕你乘着竹杖,告别我,隐居在那桃花盛开之地。 鸟儿飞走,哪里知道它的去向,云朵飘动,仿佛在回忆它的家。 不必担心客人的鬓发改变,因为自有仙人所乘的紫河车,能使人长生不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离去的感慨。诗中,“人境年虚掷”与“仙源日未斜”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尘世的短暂与仙境的长久。通过“竹杖”、“桃花”等意象,描绘了隐士的逍遥自在。后两句以鸟和云为喻,抒发了对友人离去的无奈和对家的思念。结尾的“紫河车”则寄托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顾况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