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韩晋公晦日呈诸判官

· 顾况
江南无处不闻歌,晦日中军乐更多。 不是风光催柳色,却缘威令动阳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 中军:古代军队多分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直接指挥的部队。
  • 威令:权威和命令。
  • 阳和:春天的暖气,这里指春天的气息。

翻译

在江南,无论何处都能听到歌声,特别是在晦日这一天,中军的乐声更是此起彼伏。这并非是风光催促柳树发芽,而是因为权威的命令使得春天的气息随之而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日的热闹景象,通过“无处不闻歌”和“中军乐更多”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诗中“不是风光催柳色”一句,巧妙地转折,指出春天的到来并非自然风光的催促,而是因为军中的威令,使得春天仿佛被召唤而来,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威严的色彩。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节日的喜悦之情。

顾况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