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

威凤翔紫气,孤云出寥天。 奇采与幽姿,缥缈皆自然。 尝闻陶唐氏,亦有巢由全。 以此耸风俗,岂必效羁牵。 大君遂群方,左史蹈前贤。 振衣去朝市,赐告归林泉。 滑和固难久,循性得所便。 有名皆畏途,无事乃真筌。 旧壑穷杳窱,新潭漾沦涟。 嵓花落又开,山月缺复圆。 轻策逗萝径,幅巾淩翠烟。 机闲鱼鸟狎,体和芝术鲜。 四皓本违难,二疏犹待年。 况今寰海清,复此鬓发玄。 顾惭缨上尘,未绝区中缘。 齐竽终自退,心寄嵩峰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威凤翔紫气:威凤,指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紫气,指祥瑞之气。
  • 孤云出寥天:孤云,单独飘浮的云。寥天,广阔的天空。
  • 缥缈:形容隐约、模糊的样子。
  • 陶唐氏:指尧,古代传说中的贤君。
  • 巢由:指古代隐士巢父和许由。
  • 羁牵:束缚,牵绊。
  • 大君:指君主。
  • 左史:古代官名,负责记录君主言行。
  • 振衣:整理衣裳,比喻准备行动。
  • 赐告:指君主的命令或允许。
  • 林泉:山林与泉水,指隐居之地。
  • 滑和:指顺应自然,和谐相处。
  • 真筌:真实的境地。
  • 杳窱:深远的样子。
  • 沦涟:水波荡漾的样子。
  • 轻策:轻便的手杖。
  • 幅巾:古代男子用以束发的布帛。
  • :同“凌”,超越。
  • :亲近。
  • 芝术:指草药,比喻养生之道。
  • 四皓:指商山四皓,古代著名的隐士。
  • 二疏:指西汉的疏广、疏受,以清静无为著称。
  • 寰海清:天下太平。
  • 鬓发玄:黑发,指年轻。
  • 缨上尘:比喻世俗的牵绊。
  • 区中缘:人世间的缘分。
  • 齐竽:指齐国的竽,比喻世俗的音乐或娱乐。
  • 嵩峰巅:嵩山的高峰,指隐居的理想之地。

翻译

威严的凤凰在紫气中翱翔,孤独的云朵飘出广阔的天空。它们奇特的色彩和幽雅的姿态,都显得那么自然和缥缈。曾经听说过尧帝,也有巢父和许由这样的全才隐士。以此来提升风俗,何必非要受到束缚呢?伟大的君主遵循各种方法,左史追随前贤。整理衣裳离开朝市,得到君主的允许归隐山林。顺应自然固然难以长久,但顺从本性却能得到便利。有名声的路途都是令人畏惧的,无事才是真正的境地。旧时的山谷深邃而遥远,新潭水波荡漾。山花落了又开,山月缺了又圆。轻便的手杖在萝径上逗留,幅巾在翠烟中飘扬。机巧的心思与鱼鸟亲近,身体与草药和谐。商山四皓本就难以违背,疏广、疏受还在等待时机。何况现在天下太平,我们的黑发依旧。回顾那些世俗的牵绊,还未完全断绝人间的缘分。最终自己会退隐,心向嵩山的高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中,“威凤翔紫气,孤云出寥天”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以此耸风俗,岂必效羁牵”则直接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不屑。诗人的理想是“赐告归林泉”,在自然中寻找真正的自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旧壑穷杳窱,新潭漾沦涟”,诗人展现了对隐居生活的深切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权德舆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大臣。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名士权皋子。未冠,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知贡举。宪宗元和初,历兵部、吏部侍郎,坐郎吏误用官阙,改太子宾客。俄复前官,迁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会李吉甫再秉政,帝又自用李绛,议论持异,德舆从容不敢有所轻重,坐是罢,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左仆射,谥曰文。 ► 3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