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白涧

· 韩愈
太行之下清且浅,一水盘桓纡山转。 千峰万壑不可数,异草幽花几曾见。 波中白日隐出明,风翻不动浮云轻。 翠峦玉女下双鹤,笑倚秋练开新晴。 又疑武陵溪上原,桃花溪尽空潺湲。 幽泉间复逗岩侧,喷珠漱玉相交喧。 群猿见之走绝壁,缘峰虚梯弗劳力。 鸣禽回面背人飞,为是从来不相识。 杖藜因贪仰面看,碍石牵萝错移屐。 路穷屈曲疑欲回,迤逦屏开一重碧。 残樽遇坐酒即倾,旋摘山果都无名。 题诗且欲尽佳句,能歌翻咏仙难成。 天门幽深十里西,无奈落日催人归。 谁能可属天宫事,为我乞取须臾期。 上天无梯日不顾,牢落归来坛未暮。 闭门下马一衾寒,梦想魂驰在何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盘桓(pán huán):徘徊,逗留。
  • 纡山转:曲折回旋的山路。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声。
  • 漱玉:形容水声清脆悦耳。
  •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
  • 牢落:孤寂,无所寄托。

翻译

太行山下有一条清澈且浅的小溪,溪水在山间徘徊,曲折回旋。 无数的峰峦和山谷难以计数,奇特的花草从未见过。 水波中白日隐约可见,风翻不动轻盈的浮云。 翠绿的山峦间,玉女骑着双鹤下凡,笑着倚靠在秋天的练帛上,迎接新晴。 又怀疑这是武陵溪上的原野,桃花溪水流尽,只剩下潺潺的水声。 幽深的泉水在岩石间流淌,喷出的水珠和清脆的水声交织在一起。 群猿看到这一切,从绝壁上跑下,沿着山峰上的虚梯轻松攀爬。 鸣禽转过头,背对着人飞走,因为它们从未见过人类。 拄着藜杖,因为贪看这美景而仰面,不小心被石块和藤萝绊住了脚步。 路到了尽头,曲折得似乎要回头,但曲折连绵的山路展开了一片新的碧绿。 残余的酒杯碰巧放在身边,酒立刻倒出,随手摘下的山果都叫不出名字。 题诗时想要尽情写出佳句,但能歌咏的诗句却难以完成。 天门幽深,向西延伸十里,无奈落日催人归去。 谁能掌控天宫的事务,为我请求一段短暂的时光。 天梯无路,太阳也不回头,孤寂地回到家中,天还未晚。 闭上门,下马,只有一床寒冷的被褥,梦想和魂魄飞驰,不知在何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太行山下的自然风光,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千峰万壑”、“异草幽花”、“翠峦玉女”等,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结尾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孤寂的情绪,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韩愈诗歌的独特魅力。

韩愈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