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之夕闻檐溜有声因赋

· 于谦
人皆愁听客中雨,我独喜闻窗外声。 报国常怀丰稔念,关心不是别离情。 沾濡最爱滋群品,点滴何妨到五更。 倏起披衣成兀坐,焚香读易候天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雪霁(jì):雪后天气放晴。
  • 檐溜(liù):屋檐上滴下的水。
  • 丰稔(rěn):丰收,庄稼成熟。
  • 沾濡(rú):浸湿,滋润。
  • 滋群品:滋养万物。
  • 兀坐(wù zuò):独自坐着。
  • 读易:阅读《易经》。

翻译

人们通常忧愁地听着旅途中的雨声,而我却独自喜欢听窗外滴水的声音。 我常怀报国之志,关心的是国家的丰收,而非个人的离别之情。 我最爱雨水滋润万物,不介意它滴答到天明。 突然起身披衣,独自坐着,点燃香火阅读《易经》,等待天亮。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于谦在雪后放晴之夜,听到屋檐滴水声时的独特感受。诗中,“人皆愁听客中雨,我独喜闻窗外声”展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境,他不以旅途的艰辛为忧,反而从自然的声音中感受到喜悦。后文“报国常怀丰稔念”进一步揭示了作者的报国情怀和对国家丰收的期盼,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国家的深情关怀。

于谦

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 438篇诗文

于谦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