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皋陶(gāo yáo):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是舜帝的大臣,掌管刑法。
- 明刑弼教:明确刑法,辅助教化。
- 雍熙:和谐繁荣。
- 嘉谟:美好的谋略。
- 士师:古代官名,掌管刑罚。
- 穹碑:高大的石碑。
- 虞廷:指舜帝的朝廷。
- 赓歌:继续歌唱,这里指怀念和赞美。
翻译
明确刑法,辅助教化,辅佐国家和谐繁荣,千年的美好谋略令人敬仰这位士师。 故里凄凉,只留下古老的坟墓,高大的石碑剥落,依傍着荒废的祠堂。 在舜帝的朝廷,法律确立,人民无犯,而后世的生活中,虚伪和欺诈却日益增多。 幸好庙宇依旧存在,神灵未曾消失,我们仍能通过歌唱来想象当时的情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皋陶时代的法治清明与后世的虚伪欺诈,表达了对古代法治精神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诗中“明刑弼教佐雍熙”一句,既赞扬了皋陶的法治成就,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法治缺失的批评。后文通过对皋陶庙的荒凉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和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古代法治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