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者所隐不遇

· 窦巩
篱外涓涓涧水流,槿花半点夕阳收。 欲题名字知相访,又恐芭蕉不奈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篱外:篱笆外面。
  • 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
  • 槿花:木槿花,花期短暂,朝开暮落。
  • 半点:形容夕阳的余晖微弱。
  • 不奈:无法承受。

翻译

篱笆外的山涧水细细流淌,木槿花点缀着夕阳的余晖渐渐消逝。 想要题写名字告知来访之意,却又担心芭蕉无法承受秋日的凄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静谧景象,通过“篱外涓涓涧水流”和“槿花半点夕阳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丽。后两句“欲题名字知相访,又恐芭蕉不奈秋”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犹豫与忧虑,担心秋天的萧瑟会影响到芭蕉的生长,也隐喻了诗人对于寻访未遇的遗憾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窦巩

唐扶风平陵人,字友封。窦庠弟。宪宗元和二年进士。袁滋辟为从事及掌书记。入朝拜刑部郎中。元稹观察浙东,奏为副使、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中丞。平居与人言不出口,时号“嗫嚅翁”。工五言诗。与兄窦常、窦牟、窦群、窦庠合有《窦氏联珠集》。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