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楼牡丹
春晖楼前牡丹树,喜见新花发旧槎。
深根培植雨露厚,不待羯鼓花奴挝。
紫黄红白绯与碧,牙牌小篆蟠龙蛇。
玉环飞燕两倾国,国色晕酒凝朝霞。
就中一枝最杰出,金铃绣幄相笼遮。
前年作客浙水上,去年避地苕溪涯。
千葩万卉自开落,愧我不见空咨嗟。
今年花发风日丽,况无兵燹吹黄沙。
金尊美酒唤小妾,起舞折花簪髻丫。
酒酣乐极重太息,故人南北音书赊。
虎头学佛宗三车,饮酒食肉谈空华。
了知何必假外相,始悟在家真出家。
洛阳园池信可誇,只今无树啼栖鸦。
玉山山中称乐土,杳杳百里连桑麻。
诗成对花还大嚼,一任白发欹乌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槎(chá):树枝的末端。
- 羯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此处指用羯鼓声催花。
- 挝(zhuā):敲打。
- 牙牌:象牙制成的牌子,此处指用象牙牌子上的小篆字样来比喻花纹。
- 蟠(pán):盘曲。
- 玉环飞燕:指杨玉环和赵飞燕,两位古代美女。
- 晕酒:指酒后的红晕。
- 金铃绣幄:金铃和绣帐,形容花的珍贵和美丽。
- 兵燹(xiǎn):战火。
- 虎头:可能指某位僧人的法号或别称。
- 三车:佛教用语,指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 空华:佛教用语,指虚幻的花,比喻世间万物皆空。
- 外相:佛教用语,指外在的表象。
- 乌纱:古代官员的帽子,此处指戴着乌纱帽。
翻译
春晖楼前的牡丹树,欣喜地看到新花开在旧枝上。深厚的土壤培育,雨露丰厚,不需要羯鼓声来催促花开。紫、黄、红、白、绯、碧各色牡丹,花纹如同象牙牌上的小篆字样,盘曲如龙蛇。杨玉环和赵飞燕两位倾国倾城的美女,酒后的红晕如同朝霞般美丽。其中一枝牡丹最为出众,金铃和绣帐般的美丽相互映衬。前年我在浙江,去年避难于苕溪,千千万万的花朵自开自落,我未能见到,只能空自叹息。今年花开时节,风和日丽,更无战火纷扰。我唤来小妾,举杯畅饮,起舞折花,插在发髻上。酒酣耳热之际,不禁叹息,故人各奔东西,音信稀少。虎头僧人学佛,谈论三乘和空华,了悟何必依赖外在表象,才明白在家即是出家。洛阳的园池确实值得夸赞,只是如今已无树可栖鸦。玉山山中被称为乐土,远隔百里,连绵桑麻。诗成之后,对着花儿大嚼,任由白发斜戴乌纱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晖楼前牡丹盛开的景象,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牡丹的绚烂与美丽。诗中不仅赞美了牡丹的自然之美,还融入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怀念。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体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