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都大尹

· 孙蕡
使君家住馀杭曲,年少狂游事追逐。 苏公堤上夜浮舟,越王祠前朝击鞠。 馀杭山水绿葱茏,一片西湖照晚空。 桂棹影摇桃叶浪,菱歌声彻竹枝风。 高阳酒侣动盈席,使君丰仪偏白皙。 湖光山色静娟娟,秋月冰壶影相射。 折节年来学读书,褒衣章甫逐群儒。 已超艺苑时流上,复耻陈编章句拘。 年纪今年三十七,风流众中称第一。 有才作县宁久劳,铜章绿绶须暂屈。 石头艇子泛清秋,晓发金陵信下流。 已逐行云经北固,还随轻浪到瓜洲。 生来我亦悠悠客,邂逅论文心莫逆。 家住江南五千里,送君又过江之北。 秋风淅淅江水波,君行我留可奈何。 长亭日夕一壶酒,从此关山魂梦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 馀杭:今杭州市的古称。
  • 苏公堤:杭州西湖上的一座堤坝,由苏轼主持修建。
  • 越王祠:纪念越王勾践的祠堂。
  • 击鞠:古代的一种球类运动。
  • 桂棹:用桂木制成的船桨,这里指船。
  • 桃叶浪:形容水波如桃叶般轻盈。
  • 菱歌:采菱时唱的歌。
  • 竹枝风:指民间歌谣。
  • 丰仪:美好的仪态。
  • 白皙:皮肤白净。
  • 褒衣章甫:指穿着宽大的衣服和礼帽,形容儒雅。
  • 群儒:众多儒者。
  • 陈编章句:指古书中的篇章和句子。
  • 铜章绿绶:指官员的印章和绶带。
  • 石头艇子:指石头城(今南京)附近的船只。
  • 北固:山名,位于江苏镇江。
  • 瓜洲:地名,位于江苏扬州。
  • 邂逅:偶然相遇。
  • 莫逆:心意相投,无所违逆。
  • 江之北:长江以北。
  • 淅淅:形容风声或雨声。
  • 长亭:古代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饯别处。

翻译

使君的家在杭州的弯曲处,年少时四处游玩追逐。在苏公堤上夜晚泛舟,越王祠前早晨击鞠。杭州的山水绿意盎然,西湖的美景映照着傍晚的天空。船影在桃叶般的水波中摇曳,采菱的歌声穿透了竹枝风的和鸣。酒席上高朋满座,使君的仪态优雅,皮肤白皙。湖光山色静谧而美丽,秋月与冰壶的影子相互辉映。近年来,使君开始学习读书,穿着宽大的衣服和礼帽,与众多儒者为伍。他的才华已超越了艺苑中的时流,更不愿被古书的篇章和句子所拘束。今年三十七岁,风流倜傥,众人中称第一。有才华的人作县令岂会久劳,铜章绿绶只是暂时的屈就。在石头城附近的船上泛舟清秋,早晨从金陵出发,顺流而下。已随着行云经过北固山,还随着轻浪到达瓜洲。我生来也是个悠闲的旅人,偶然相遇,心意相投,无所违逆。我家住在江南五千里外,送君又过了长江以北。秋风淅淅,江水波光粼粼,君行我留,无可奈何。长亭日夕,一壶酒,从此关山魂梦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使君的风流倜傥与才华横溢,以及他与作者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通过对杭州山水、西湖夜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使君的生活环境和优雅气质。后半部分则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使君的不舍与祝福,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