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 孙蕡
咸阳九原上,昔日冠盖场。 秋风动禾黍,旷野浩茫茫。 大化无停留,荣耀安可常。 烟云迷五柞,榛棘没长杨。 时运理则然,来者徒自伤。 所以放志意,酣歌称我觞。 鸣筝纵繁响,缓此幽思长。 回车长乐阪,将去复彷徨。 愿为云中雁,寥廓恣高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咸阳:古都名,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
  • 九原:古代地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
  • 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
  • 禾黍:泛指庄稼。
  • 大化:指自然的变化。
  • 五柞: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 榛棘:泛指丛生的荆棘。
  • 长杨: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 时运:指时势和命运。
  • 放志意:放纵自己的意志和情感。
  • 酣歌:尽情地唱歌。
  • 我觞:我的酒杯,这里指饮酒。
  • 鸣筝:弹奏古筝。
  • 长乐阪: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 彷徨:徘徊不定,犹豫不决。
  • 寥廓:空旷深远。

翻译

在咸阳和九原的古地上,曾是官吏们聚集的地方。 秋风吹过庄稼,广阔的田野一望无际。 自然的变化永不停息,荣耀怎能长久不变。 烟雾笼罩着五柞,荆棘覆盖了长杨。 时势和命运就是这样,未来的人只能自感悲伤。 因此我放纵自己的意志,尽情地唱歌饮酒。 弹奏古筝,让繁复的旋律舒缓我深长的思绪。 驾车经过长乐阪,离去时又犹豫不决。 愿成为云中的大雁,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咸阳九原古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荣耀无常的感慨。诗中,“秋风动禾黍,旷野浩茫茫”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与“大化无停留,荣耀安可常”相呼应,强调了自然和人生的无常。后文通过“放志意,酣歌称我觞”等句,展现了作者在面对时运不济时的豁达与自我慰藉。最后,以“愿为云中雁,寥廓恣高翔”作结,寄托了作者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体现了明代诗人孙蕡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