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 孙蕡
容得萧闲亦已多,敢论官绶与渔蓑。 东流逝水西流日,百岁只消如此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居:隐居,指居住在偏僻安静的地方。
  • 杂咏:随意吟咏,没有特定主题的诗。
  • 洪武十一年:明朝洪武年间的第十一年,即1378年。
  • 平原:这里指平原县,位于今山东省。
  • 萧闲:清闲自在。
  • 官绶:官职的标志,这里代指官职。
  • 渔蓑:渔夫的蓑衣,代指隐居生活。
  • 流逝水:比喻时间的流逝。
  • 百岁:指人的一生。

翻译

能够拥有这份清闲已经很满足了,哪里还敢计较是做官还是隐居。 东去的流水和西落的太阳,人的一生不过就是这样度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诗中,“容得萧闲亦已多”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珍视和满足。后两句“东流逝水西流日,百岁只消如此过”,则通过流水和日落的自然景象,比喻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淡然和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