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

· 袁华
杨柳枝,春江曲,千缕万缕摇新绿。柔条不解系兰桡,相逐游丝向天北。 儿郎去未归,数遍江头树。忧心如摇旌,县县逐飞絮。 絮飞叶成阴,犹能庇本根。嗟彼远行子,胡为不思亲。 枝上灵禽噪晴昼,鹤发倚门屡搔首。綵衣南归拜堂下,持觞起舞歌杨柳。 母乐泄泄子乐融融,不比杨柳枝零落同秋蓬。母子欢乐情无终,呜呼母子欢乐情无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桡(lán ráo):指用木兰木制成的船桨,这里代指船。
  • 游丝:指飘动的细丝,常用来形容春天飘动的柳絮。
  • 县县(xuán xuán):形容摇摆不定的样子。
  • 灵禽:指鸟类,这里特指鸣叫的鸟。
  • 鹤发:白发,形容年老。
  • 搔首:抓头,心烦意乱时的动作。
  • 綵衣(cǎi yī):彩色的衣服,这里指儿子归家时的盛装。
  • 堂下:指家中的庭院。
  • 泄泄(yì yì):形容心情舒畅,无忧无虑。
  • 融融:形容心情愉快,和谐融洽。

翻译

杨柳枝,在春江的曲岸边,千丝万缕地摇曳着新绿。柔软的枝条却不懂系住那木兰船,只能随着游丝飘向天北。 儿郎离去还未归来,我数遍了江头的每一棵树。心中的忧愁如同摇摆的旗帜,随着飞絮飘摇不定。 飞絮飘散,树叶成荫,仍能庇护树的根部。可叹那远行的儿子,为何不想念亲人。 枝上的鸟儿在晴朗的白天鸣叫,白发苍苍的母亲倚门频频抓头。儿子穿着彩衣南归,拜倒在庭院下,举杯起舞,唱起杨柳歌。 母亲心情舒畅,儿子心情愉快,不像杨柳枝那样零落如同秋天的蓬草。母子间的欢乐情感无尽,啊,母子间的欢乐情感无尽。

赏析

这首作品以杨柳枝为引子,描绘了春天江边的景色,同时抒发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杨柳枝的柔弱与不解系船的比喻,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和无奈。后文通过对比杨柳的零落与母子间的欢乐,强调了家庭团聚的温馨与珍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深沉的母爱和对家的向往。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