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乙巳纪兴十首

· 袁华
苍龙何煌煌,芒角在东方。 感时耿无寐,起视夜未央。 晨兴粪田畴,洒流固堤防。 谷雨扇条风,负耒欲分秧。 立苗本欲疏,薅锄莠与稂。 耕耘不卤莽,所报千斯仓。 岂惟田畯喜,妇子亦洋洋。 严霜降中野,黍稌登圃场。 上当输国赋,下以充糇粮。 于斯祀先农,击鲜罗酒浆。 饮福既赐胙,再拜奉亲尝。 愿亲弥寿考,黄耇膺天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至正乙巳:至正年间的乙巳年,至正为元朝末年元顺帝的年号。
  • 袁华:明代诗人。
  • 苍龙:古代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的总称,也指东方。
  • 芒角:星辰的光芒。
  • 耿无寐:心中有事,难以入睡。
  • 夜未央:夜未过半,指深夜。
  • 粪田畴:施肥于田地。
  • 洒流:疏导水流。
  • 固堤防:加固堤坝。
  •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雨水增多,有利于谷物生长。
  • 扇条风:形容春风和煦。
  • 负耒:扛着农具。
  • 分秧:插秧。
  • 薅锄:除草。
  • :一种害禾苗的杂草。
  • 卤莽:粗鲁,不精细。
  • 田畯:古代管理农事的官。
  • 妇子:妻子和儿女。
  • 洋洋:高兴的样子。
  • 严霜:浓霜。
  • 黍稌:黍和稻,泛指谷物。
  • 登圃场:收获后堆放在场地上。
  • 输国赋:缴纳国家的税收。
  • 糇粮:干粮,指食物。
  • 祀先农:祭祀农神。
  • 击鲜:宰杀新鲜的牲畜。
  • 罗酒浆:准备酒水。
  • 饮福:祭祀后分享祭品,认为能得到神的福佑。
  • 赐胙:赐予祭肉。
  • 黄耇:指长寿。
  • 膺天庆:承受天赐的喜庆。

翻译

在至正乙巳年,我记录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感。东方的苍龙星辰光芒四射,我因心事重重而夜不能寐,起身望向深夜未央的天空。清晨起来,我给田地施肥,疏导水流加固堤坝。谷雨时节,春风和煦,我扛着农具去插秧。种植庄稼时,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同时除去杂草和害苗。耕作不能粗心大意,这样才能收获满满的粮仓。不仅农官高兴,妻子儿女也满心欢喜。浓霜降临田野,黍稻等谷物收获后堆放在场地上。我们按时缴纳国家的税收,同时也有充足的食物。在这样的时节,我们祭祀农神,宰杀新鲜的牲畜,准备酒水。祭祀后分享祭品,再次拜谢,与亲人一同品尝。愿亲人长寿健康,享受天赐的喜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农村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丰收的期盼。诗中“苍龙何煌煌,芒角在东方”等句,以星象开篇,寓意着时序的更迭和农事的开始。后文通过对施肥、插秧、除草等农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的勤劳和对土地的深情。诗的结尾部分,通过对丰收后祭祀和家庭团聚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祝福。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田园诗的韵味。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