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正月风雨中偶成

· 袁华
入春弥月雨霏微,惊蛰无雷雪又飞。 抚节不愁花蕊晚,感时惟恐麦苗稀。 当歌对酒愁难遣,问舍求田志己违。 只尺相望不相见,空吟偪侧思依依。
拼音

所属合集

#惊蛰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癸丑:指农历某年的癸丑年。
  • 弥月:满月,这里指时间长达一个月。
  • 雨霏微:细雨绵绵。
  • 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 抚节:抚摸着节令,指随着时间的推移。
  • 花蕊:花的中心部分,通常包含雄蕊和雌蕊。
  • 感时:感慨时光。
  • 麦苗:小麦的幼苗。
  • 当歌对酒:在唱歌和饮酒的场合。
  • 问舍求田:询问房屋和田地,指关心家业。
  • 偪侧:狭窄,这里形容心情的压抑。
  •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翻译

春天已经到来一个月了,雨一直绵绵不断,惊蛰时节本应春雷初响,却依旧飘着雪花。我不担心花蕊开得晚,只是感慨时光流逝,担心麦苗长得不够茂盛。在唱歌饮酒的时候,忧愁难以排遣,询问家业和田地的事情,发现自己的志向已经偏离。虽然相隔不远却无法相见,只能在狭窄的空间里空自吟咏,心中充满了依恋和不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里连绵的雨雪和诗人内心的忧愁。诗中,“入春弥月雨霏微”和“惊蛰无雷雪又飞”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异常气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后句中的“抚节不愁花蕊晚,感时惟恐麦苗稀”则巧妙地将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农作物生长的担忧。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