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十首

· 唐寅
此生甘分老吴阊,万卷图书一草堂。 秋榜才名标第一,春风弦管醉千场。 跏趺说法蒲团软,鞋袜寻芳杏酪香。 只此便为吾事了,孔明何必起南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甘分:甘愿,心甘情愿。
  • 吴阊:指苏州,古时吴国的都城。
  • 秋榜:秋试的榜文,指科举考试的录取名单。
  • 才名:才华和名声。
  • 标第一:名列第一。
  • 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 跏趺:佛教徒的一种坐姿,即盘腿而坐。
  • 说法:讲经说法,指佛教的讲道。
  • 蒲团:佛教徒打坐用的圆形垫子。
  • 鞋袜:指穿着鞋袜。
  • 寻芳:寻找美景。
  • 杏酪:杏仁制成的饮料。
  • 孔明: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字孔明。
  • 南阳:地名,诸葛亮曾隐居于此。

翻译

我这一生甘愿老去在苏州,拥有万卷书籍和一间草堂。 秋天的科举榜单上,我的名字高居第一,春风中我享受着音乐,醉心于千场宴会。 盘腿坐在柔软的蒲团上讲经说法,穿着鞋袜去寻找美景,品尝着香甜的杏酪。 这些就足以成为我的人生目标,何必像诸葛亮那样从南阳起家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唐寅对生活的满足和超脱世俗的态度。诗中,“万卷图书一草堂”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秋榜才名标第一”和“春风弦管醉千场”的对比,体现了作者既有才华又有享乐的一面。最后两句“只此便为吾事了,孔明何必起南阳”则彰显了作者不慕名利,满足于现状的心态,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的淡漠。

注释

  1. 吴阊:苏州的别称,古代吴县和阊门的合称,这里指代苏州。
  2. 万卷图书:形容藏书丰富。
  3. 秋榜:科举考试中秋天放榜,故称秋榜。
  4. 跏趺:佛教中打坐的一种方式,即盘腿而坐,又称莲花坐。
  5. 蒲团:一种用蒲草编织的垫子,常用于打坐。
  6. 杏酪:以杏仁研磨成浆,煮熟后制成的食品,有香味。
  7. 孔明: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翻译

此生已满足于在苏州度过晚年,我的生活就是满屋的书籍和一间草堂。秋天科举考得第一名的佳绩,春风拂面时在众多音乐酒宴中畅饮欢歌。盘腿坐在柔软的蒲团上讲法论道,追寻着杏酪的香气欣赏花草。这样的生活对我来说已经足够,诸葛亮何必还要从南阳出山呢?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才子唐寅的作品,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首句“此生甘分老吴阊”描绘了他安于苏州的生活,对知识的追求体现在“万卷图书一草堂”。第二句“秋榜才名标第一”展示了他在科举上的成就,但第三句“春风弦管醉千场”暗示他更享受艺术与生活的乐趣。后四句描述了他的闲适生活,以佛教的跏趺坐姿讲法,品赏杏酪的香气,生活充满诗意。最后一句引用诸葛亮的故事,表达了自己的知足常乐,暗示不必像诸葛亮那样为国家大事奔波劳累,体现了诗人超脱的人生态度。

唐寅

唐寅

唐寅(yín),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 3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