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观复先生

· 孙蕡
先生归业西南坞,白发重来避乱离。 流水桃花西晋梦,野云晴树盛唐诗。 秋池竹影浮书席,午灶茶烟飏鬓丝。 同抱遗经老林壑,顾惭何用副明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归业:回归故里,从事原来的职业。
  • 西南坞:西南边的小村落。
  • 避乱离:躲避战乱和离散。
  • 流水桃花:形容景色如画,也暗喻过去的理想或美好时光。
  • 西晋梦:西晋时期的梦境,指过去的辉煌或理想。
  • 盛唐诗:盛唐时期的诗歌,代表文学的繁荣和高水平。
  • 飏鬓丝:鬓发飘扬,形容茶烟轻柔飘散的样子。
  • 遗经:古代的经典文献。
  • 林壑:山林和沟壑,指隐居的地方。
  • 副明时:辅佐明君,指在政治上有重要作用。

翻译

先生回到西南边的小村落,白发苍苍,再次来此躲避战乱和离散。流水潺潺,桃花盛开,如同西晋时期的梦境;野云飘渺,晴树挺立,仿佛盛唐时期的诗篇。秋天的池塘边,竹影婆娑,浮现在书桌上;午后的灶旁,茶烟轻柔,飘扬在鬓发间。我们共同抱着古代的经典,在山林和沟壑中老去,回首往事,我感到惭愧,未能辅佐明君,成就一番事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战乱中回归故里,隐居山林的生活景象。通过“流水桃花”和“野云晴树”等自然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秋池竹影”和“午灶茶烟”则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恬淡。结尾的“顾惭何用副明时”则透露出诗人对未能施展才华、辅佐明君的遗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