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赞耿侍御年伯
大夫矫矫龙鹄姿,才华气节倾当时。
惠文柱后豪右避,埋轮都下豺狼悲。
一朝南巡持绣斧,风凛霜冽和甘雨。
明有法度幽鬼神,宁能希指滥网罟。
浮云蔽日天听高,江干泽畔空牢骚。
仁人放麑诚不忍,独秉三尺障洪涛。
论定司徒还上书,贤奸皎皎列前除。
炙手气燄有时尽,保全忠谠论非虚。
况看哲嗣绍前修,慰藉虞渊援鲁矛。
啬前丰后较孰胜,且有竹帛光千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矫矫:形容英俊出众。
- 龙鹄姿:比喻英俊的姿态。
- 惠文柱后:指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 埋轮:比喻隐居或不露锋芒。
- 豺狼悲:比喻恶人受到惩罚。
- 绣斧:指官员的仪仗。
- 风凛霜冽:形容严寒。
- 和甘雨:比喻恩泽。
- 希指:希望得到指示。
- 滥网罟:比喻过度捕捞,引申为过度惩罚。
- 天听高:指皇帝的听闻高远。
- 江干泽畔:江边湿地。
- 放麑:放生小鹿。
- 独秉三尺:独自持剑,指独自承担重任。
- 障洪涛:阻挡大浪,比喻抵御大难。
- 论定司徒:指评定功过。
- 贤奸皎皎:贤人和奸人分明。
- 炙手气燄:形容权势显赫。
- 保全忠谠:保持忠诚正直。
- 哲嗣:指贤明的后代。
- 慰藉虞渊:安慰深渊,比喻安慰困境中的人。
- 援鲁矛:援引鲁国的矛,比喻援引先例。
- 啬前丰后:先节俭后丰富。
- 竹帛光千秋:指名垂青史。
翻译
英俊出众的大夫,才华与气节在当时无人能及。在朝廷中担任要职,令豪强退避,隐居不露锋芒,使恶人感到悲哀。一旦南巡,手持官员仪仗,严寒中带来恩泽。法律严明,鬼神也敬畏,不愿过度惩罚。尽管天听高远,江边湿地仍有人牢骚满腹。仁人放生小鹿,不忍心伤害生命,独自持剑抵御大难。评定功过,贤人与奸人分明。权势显赫终有时尽,保持忠诚正直的言论不虚。何况看到贤明的后代继承前人的美德,安慰困境中的人,援引先例。先节俭后丰富,名垂青史,光耀千秋。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一位英俊出众、才华横溢的大夫,他在朝廷中担任要职,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处理事务,使恶人感到悲哀。诗人通过描绘大夫的南巡、执法严明、仁慈放生等场景,展现了大夫的高尚品质和坚定立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大夫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继承前人的美德,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忠诚正直、公正无私精神的崇高敬意。

毕自严
明山东淄川人,字景曾。万历二十年进士。授松江推官。泰昌时,官至太仆卿。天启元年,辽阳陷落,廷议加强海防,改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在任设镇海诸营,用戚继光遗法,水军先习陆战,军由是可用。五年,以右都御史掌南京都察院。次年,改南户部尚书,以忤魏忠贤引疾归。崇祯初起户部尚书,条上诸事,帝悉允行。旋因事被劾下狱,未几得释。致仕卒。有《石隐园藏稿》。
► 90篇诗文
毕自严的其他作品
- 《 送大司空曹葆素予告驰驿还里二首 其一 》 —— [ 明 ] 毕自严
- 《 题韩惺庵中丞久视楼 》 —— [ 明 ] 毕自严
- 《 清明偕诸兄弟拉友游青云寺 》 —— [ 明 ] 毕自严
- 《 留计移疾获请咏怀 》 —— [ 明 ] 毕自严
- 《 癸亥夏五祷海祈风有应郭赞司以诗投赠倚和 》 —— [ 明 ] 毕自严
- 《 送江岱宗民部归新安 》 —— [ 明 ] 毕自严
- 《 腊夜侍家大人与陈明轩陈荆泉待月清晖亭 》 —— [ 明 ] 毕自严
- 《 壬子晋闱中秋陪苏云浦直指明远楼玩月 》 —— [ 明 ] 毕自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