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三首

· 孙蕡
荆山有良玉,韫此璞石中。 玉人雕琢之,始能成圭琮。 良玉岂非宝,亦在雕琢功。 愿言保令誉,黾勉光五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荆山:山名,位于今湖北省西部,相传卞和得玉于此山。
  • (yùn):藏,包含。
  • 璞石:未经雕琢的玉石。
  • 圭琮(guī cóng):古代玉器名,圭为长条形,琮为方柱形,常用于祭祀或礼器。
  • 令誉:美好的名声。
  • 黾勉(mǐn miǎn):努力,勤奋。
  • 五宗:指五服之内的亲属,这里泛指家族。

翻译

荆山之中藏有美玉,它蕴藏在未经雕琢的石头里。 经过玉匠的精心雕琢,它才能成为珍贵的圭琮。 难道良玉本身不是宝物吗?关键也在于雕琢的功夫。 愿你珍惜并保持美好的名声,努力奋斗,为家族增光。

赏析

这首诗以荆山良玉为喻,表达了作者对从弟的期望和劝勉。诗中,“荆山有良玉,韫此璞石中”描绘了良玉的珍贵与难得,而“玉人雕琢之,始能成圭琮”则强调了雕琢的重要性。后两句“良玉岂非宝,亦在雕琢功”进一步点明,即使是珍贵的良玉,也需要经过雕琢才能显现其价值。最后,作者希望从弟能够“保令誉”,并通过“黾勉”努力,为家族带来荣耀。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既表达了对从弟的关爱,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